忻州金山的傳說

1

金山位于忻州城北20公里處,忻囗村南,為五臺山支脈。因程嬰救孤,藏孤于此,而稱程侯山,民間也叫金山,“金山六洞”為忻州的八景之四。

2



唐朝時,為了防御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南下侵?jǐn)n,李世民安排尉遲敬德,(民間稱尉遲公),住守忻州,操練兵馬。為了解決兵馬糧響事宜,尉遲公遍訪民間,了解到金山上有金礦,可開采,月可出斗金斗銀。于是進京向皇上李世民申報批準(zhǔn),見到李世民,尉遲公想多申批些軍響,但他有些緊張,嘴也結(jié)吧,李世民把程侯山,聽下了窮候山,斗金斗銀不夠,李世民一聽,發(fā)火說,斗金斗銀也不夠兵馬盤費,那不就是窮猴山嗎,民間傳說,皇帝口里沒空言,從此凡是能看到金山的地方就不長草木,沒有礦藏。

尉遲公在世時,月出斗金斗銀,兵馬餉銀夠用。他是一個開礦專家,有經(jīng)驗,有辦法開。而他的兩個兒子,尉遲寶林,尉遲寶童,不好學(xué)習(xí),性格反叛,你說東,他們偏要西,尉遲公實在拿他們沒辦法,希望自己下輩子轉(zhuǎn)生回來,再開采金礦,于是民間就有“若要洞門開,尉遲轉(zhuǎn)回來"。為了死后能用木棺材安葬自己,他想辦法吩咐兩兒子,“我死后用石棺材安葬"的遺囑,兩兒子這時醒悟,一輩子沒聽父親的話,死后就按他吩咐的辦吧,于是他再也轉(zhuǎn)不回來了。   

過去很久,一個南方人來到金山腳下的村莊住宿,看到這家種了很多葫蘆,有一個葫蘆長得很特殊,是摘葫蘆回家。    

過了一段時間,南方人來了,房東拿出葫蘆來,南方人一看,唉了一聲說,霜打了六次就摘了,沒辦法,南方人拿上葫蘆走了。來到金山腳下,他口中念念有詞,一會洞門開了,南方人拿起葫蘆支在洞口,進入洞內(nèi)。一放羊人看到后,也跟入洞內(nèi),看到那南方人正在抓兩只鴿子,南方人看到進來的人,就喊他,不管什么,拿上快出,放羊人抓了一帽子土就岀來,但邊走邊把帽子里的土又撒了一地,南方人出來問放羊人拿出了什么?放羊說都是土,扔了,南方人讓放羊人看帽邊上,金子還閃光呢,放羊人很后悔,說自己沒財運。南方人出來后支撐的葫蘆被壓壞,洞門關(guān)閉,從此洞門再未開啟,只留下金山六洞遺跡。于是就與房東商量,我想買你家這個葫蘆,但有一條件,必須要霜凍7次后,才能摘下,房東答應(yīng)。南方人放下定金,回去了。   

南方人走后,房東家精心呵護,搭起草棚,晝夜照顧,每天要老婆送飯。霜行6次后,天降大雪,老婆勸說,快回家吧,凍壞了怎么辦?況且已6次了,少一次南方人也不一定知道,于是摘葫蘆回家。    

過了一段時間,南方人來了,房東拿出葫蘆來,南方人一看,唉了一聲說,霜打了六次就摘了,沒辦法,南方人拿上葫蘆走了。來到金山腳下,他口中念念有詞,一會洞門開了,南方人拿起葫蘆支在洞口,進入洞內(nèi)。一放羊人看到后,也跟入洞內(nèi),看到那南方人正在抓兩只鴿子,南方人看到進來的人,就喊他,不管什么,拿上快出,放羊人抓了一帽子土就岀來,但邊走邊把帽子里的土又撒了一地,南方人出來問放羊人拿出了什么?放羊說都是土,扔了,南方人讓放羊人看帽邊上,金子還閃光呢,放羊人很后悔,說自己沒財運。南方人出來后支撐的葫蘆被壓壞,洞門關(guān)閉,從此洞門再未開啟,只留下金山六洞遺跡。


歷代文人詠金山詩:

元好問七言絕句《金山》,

攥青疊翠幾何般? 玉鏡修眉十二環(huán)。

常著一峰煙雨里,苦才多思是金山。


明黨承志的《金山綠洞》:

金山亦復(fù)號程候,山脈云中接上游。

程為藏狐名不朽,金綠采礦洞還留。

云從恒岳連天去,水繞滹沱入海流。

遙望一螺煙霧里,不勝清思費吟謳。

王治的《金山》詩:

混沌誰通竅,金勝姓畫圖。

年深迷采處,義重惜藏孤。

世態(tài)幾更變,煙嵐時有無。

程侯乘永譽,獨與此山俱。


楊維岳的《金山綠洞》:

修蛾隱約亦嶙珣,俯看并原渺一塵。

浮碧將無凌朔氣,憑虛疑是化金人。

故侯骯臟千秋在,古洞神奇異代論。

莫以金銀夸氣象,桃花久暗武陵津。


宿尚謙題《金山》:

金山綠洞何深窈,采礦尋砂不可曉。

疑是程侯藏趙孤,預(yù)將此穴虛揚表。


清人楊述《程侯山》:

仗義亭亭立趙封,非徒慷慨就從容。

當(dāng)年了卻存孤業(yè),化作西耒第一峰。



來源:忻州旅游官網(wǎng)